前一篇文章我对前期选择智能家居品牌时给了一些建议,这篇文章会聊聊我实际的使用方式和体验。之前也说,因为 Aqara 是国内智能家居品牌里入市较长,且对 HomeKit 支持较好的品牌,所以我除了厨房岛台的吊灯、灯带和客厅灯带使用的 Yeelight,以及小米与霍尼韦尔联合出品的天然气报警器外,所有的智能家居产品都使用的是 Aqara,接下来文中提到的设备如无特别说明也都为 Aqara 旗下的产品。
如果联合 Aqara 线上下售卖的所有产品并以 SKU 作为统计,那数量已经过百,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就是首先需要花点心思的事儿,同时我们还要结合装修进度来决定。
虽然大家都说装修时要多预留插座,可室内空间毕竟有限,不止是「多」,我们更是要让每一个插座都出现在合理的地方,所以我建议大家在水电定位之前都多花时间整理一份平面插座布置图,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可能会购置的电器,确保每一个插座都恰到好处。
除了在平面插座布置图上标注插座位置,最好同时标注出一些特殊电器,例如烤箱、空调和咖啡机这些需要 16A 插座的用电大户,以及橱柜内例如洗碗机、净水器等,因为我们决定的位置不一定就合理,水电定位时一一告知师傅每个插座未来的用途,他也会给出可能更合适的建议。在整理出所有需要安装的墙壁插座后 ,再来判断有哪些插座需要使用智能款——毕竟智能插座单价是普通的好几倍。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是每个插座的离地高度也要考虑清楚,例如我们的书桌通常是 750mm 高,那么插座高度最好在 850 - 900mm 之间;如果需要放置一些餐边柜或者斗柜,它们的高度通常在 600 - 800mm 之间不等,我们也要尽可能事先明确好需要安置的台面高度,然后根据用途——如果是普通台面则高 100mm 左右,厨房电器台面最好高过 200mm 等——预留。
另一个同样重要,但是我做得最烂考虑最不周全的就是灯路图了。
虽然包括 Aqara 在内也有很多品牌推出了自己的智能灯具,但仍旧是设计古板品类单一,而我对家里灯具的设计原则是不能有凸出来的灯,所以大部分轨道灯和嵌入灯都只能选择普通灯具寄希望于未来通过智能开关解决,我想大部分读者应该和我一样,但希望你们注意到这些我之前没有考虑到的事情:
以上三点是我在灯路布线时没有考虑周到的地方,彼时设计师给我做好灯光设计后我只是简单勾了几笔就交给电工师傅布线了,事后方才觉得不妥但已无力回天,希望你能做得比我更好。
我们需要先列出可能需要购买的产品,再通过水电定位时确定的开关和插座统计购买数量。
这是智能家居的中枢,也是必须购买的产品,而且如果你同时使用多个品牌的智能家居产品,那么也要注意不同品牌之间的网关是否通用。
参考上图,我总共使用了三种不同类别的网关:
在信号覆盖方面,上述产品都支持 Zigbee 3.0 协议,用我们比较熟悉的路由器 Wi-Fi 信号做对比,网关的信号强度和覆盖范围都是远远超过后者的,如上方我的户型图,整屋面积在 130 ㎡ 左右,摆放位置合理的前提下,两个网关其实就可以实现全面覆盖。
前面已经提到了我们需要在前期水电定位的时候缜密思考并统计插座数量和灯路控制,后者也决定了家里需要多少个此类设备。
因为我使用的射灯全部来自 Aqara,服务商曾建议我射灯就不用安装灯控,保证其长通电即可,后期的所有控制全部通过场景联动和自动化实现,但我认为这种方式还是太超前,总觉得留几个物理开关在那比较保险。但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如果按照服务商的建议做其实会方便很多,少了几个开关不止是节省了成本,在后期设置的时候也可以轻松一些,一个折中的建议是可以考虑预留出灯线和 86 盒,之后将线接通后直接安装一个传统电气品牌的 86 空白面板,为日后可能更换控制器留一条退路。
Aqara 目前支持 HomeKit 的墙壁开关有 T、H 和 D 系列,T 系列为线下款,后两者可在线上购买,其中 T、H 是最新支持 Zigbee 3.0 的旗舰款;插座的系列同样分 T、H 和普通款,前两者与开关相同,普通款虽然官方没有特别标识我猜可能隶属于 D 系列,不同系列的颜色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 Aqara 智能场景面板开关 S1,从品类来说它属于墙壁灯控开关范畴,却又有着更多的可玩性。
除了开关产品,我还购买了 Aqara 的射灯,作为一个外行我不懂电气设备的制造工艺,但 Aqara 的射灯着实略为复杂,因为除了射灯本身,还需要根据是否为可调色温款配置恒流驱动器或调光模块,因为这个射灯安装较为复杂,不建议通过其它渠道自行购买安装,所以想要进一步了解的建议咨询当地的服务商。不过除此之外,Aqara 的射灯无论是设计还是照明效果在同类产品里都让我比较满意。
这一类属于弱安装产品,建议在实际入住之后根据最终的室内布局和生活习惯购买,目前可以购买的传感器有几种:
上述传感器都是作为内联自动化的控制核心,是实现全屋智能的必经之路。
智能门锁和窗帘已经是很普及的产品了这里就不再赘述,只是相比传统的智能拉帘,Aqara 还拥有智能卷帘产品,特别适合有飘窗的卧室使用。
另一个也挺常见的则是各种无线遥控器,除了常见的无线墙壁开关,最有趣的是魔方控制器。它本体就是一个立方体,内置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可以根据摇一摇、拍打和平面旋转、翻滚和推动实现不同的自动化联动。
最后是 Aqara 的摄像头,可能大家对智能摄像头的理解就是可以远程监控并录像或拍照灯,但 Aqara 的摄像头则丰富得多,除了以上功能它还可以作为一个移动和声响监测传感器,同时在移动监测的时候可以单独控制监测的画面区域;再而它还可以绑定特定的事件标签,例如我们绑定了玄关传感器,那么当我们出门反锁大门后摄像头开启不间断录制,在每次监测到玄关传感器有走动,都会自动在录制的长视频里标记视频,便于我们根据不同的事件情况在视频中跳转。
以上是目前我所拥有的 Aqara 智能家居品类,当然还有一些诸如单路控制、智能晾衣杆等设备因为我没有使用过就不多加描述,在我全部设备安装完毕至今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Aqara 已经陆续推出了十数款新产品,其中大部分我也只是在 app 中配对设备里看到,网上也找不到更多信息,在此也建议所有想要选择 Aqara 智能家居产品的读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可以先去就近的服务商处了解其最新的产品现况。
这是最难的部分,实不相瞒直至撰文此刻,我也没有完全配置好家里的所有自动化和场景联动,因为你总会发现本以为已经天衣无缝的工作流过几天后好像又有了新的想法,甚至有时候因此感到沮丧,当然整体来说这也是我认为鼓捣全屋智能最有趣的部分——即便你不会写代码,你也可以体验一下程序员的生活。
所以这部分我更多只能是介绍我在布置家里自动化和场景的一些思路,并分享部分我认为已经比较完整的工作流,未来当我认为时机成熟的时候或许会通过视频等方式完整的介绍一下我的「全屋智能」。
因为设备接入非常简单,每个产品都内置具体的接入流程,这里我就不再啰嗦一次了,直接从接入后的设定开始。首先我们需要厘清全屋智能工作流中的设置基础,也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自动化和场景」。
指设备间互相影响并启动的工作流,可以简单理解为「如果…就…」,例如我们设定一个简单的自动化可以是:
如果厨房过道人体传感器监测到有人走动,就打开过道射灯。
如果阳台门窗传感器监测到推拉门开启,就打开阳台灯;反之则关闭阳台灯。
以上主要用于理解什么是自动化,可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必须对更复杂的环境作出设置,例如:
当厨房过道光照度低于 60Lux 并且有人走动,则打开过道射灯,并且在超过一分钟无人体走动后关闭过道射灯。
但是,我们还可以再高级一些:
上述自动化是用以我们偶尔半夜起身上厕所的情况,看起来这么复杂是因为在这个工作流里的卧室人体传感器不止绑定了这一个自动化,无前置条件的人体走动是针对平日进出卧室联动的开关灯,而这个自动化中的巧思有:
当然,上述自动化成立于目前我独居,若是未来有了室友那么又将会是另一番设定,但至于怎么设定我现在暂时不想思考,差不多得了。
其实早期时候我一直认为场景和自动化两者是重复的,甚至已经有了自动化根本再不必设置场景,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来说,我们可以把场景理解为自动化工作流的补充。
举个例子,前文中提到的这个亮度监测那个开灯关灯判断我目前是否是入睡状态,则可以通过设定不同的场景来简化自动化的设置:
可见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场景来告诉各个传感器自己当下的活动状态,但这又有一个问题,至少就我而言,很多场景和自动化都是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因为很多场景的意识都是来自设置自动化的时候,那这个时候我就需要判断这个场景是否会被复用,例如「起夜」可能是一个独立的状态,它可以直接在自动化里设置就不必再重复到场景里;但「入睡」是一个会被复用的场景,除了起夜这个自动化里会作为判断条件,也会关联到「如果我入睡了那么即使厨房过道监测到走动也不会点亮厨房灯」这个自动化里,那么就需要现设置成独立的场景,再来调配自动化工作流。
当然最好是能在设置之初就全部搞定所有的场景,再去调配自动化,但反正我是做不到。当然作为过来人我是建议预设置几个场景练练手:
首先需要提醒一点,如果想要远程操控 HomeKit 中已绑定的设备,需要拥有一个 HomePod 或者 Apple TV 作为家居中枢。
我们究竟该选择在 Aqara app 中设置自动化和场景还是在 HomeKit 中设置,首先我们需要明白这两者的区别:
简而言之,如果你目前所有的产品都只局限于 Aqara 品牌,那么则可以先不考虑 HomeKit 中的自动化和场景,反之如果你同时使用其它品牌的产品,则需要双管齐下同步进行。
但我比较特殊的地方在于因为前期的灯路布局没有考虑周全,将岛台吊灯和射灯串联在了同一个电路里,而射灯的一些自动化和场景实现需要其本身处于长通电状态,而我的吊灯又是 Yeelight,并且不支持 HomeKit,例如「走到岛台边接水喝」这个工作流,除了运用到 HomeKit,还要经由快捷指令才能完成两者的联动。
所以这时候你大概能理解我为什么要执着于 HomeKit,正是因为考虑到未来可能的越来越多的智能家居品牌的出现,而 HomeKit 则是联通不同品牌之间的一个质量和体验都相对较高的桥梁,而其本身因为不同于其它任何市场化智能家居品牌,不存在因为利益关系的不公平对待,只要品牌足够优秀和开放,那么作为使用者自然可以得到更公平和舒适的使用体验。我这里有在含沙射影阴阳怪气的说一些自大、狂妄和固步自封的国内品牌。
直至此处这篇文章,或者说我对于智能家居方面的分享应该告一断落了。但这不意味着结束,更不是开始,只是我作为「刚入门智能家居行当」的一个记录。
过去对智能家居乃至全屋智能的认知都只停留在「如果我有了该多好」,但现在对我来说「有了」只是刚开始,它不仅意味着我要更进一步的审视自己的生活习惯,也让我有了另一种也更有条理的方式去审视这些习惯,挖掘了全新的需求,也摒弃了一些糟糕的恶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看似「使用一个商品」的行为,却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学习和提升。
这就是智能家居的魅力吧,在拥有更舒适便捷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有了新的思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