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消费者对智能家居设备需求保持强劲,继而带来该市场高速增长。预计到2023年,消费者在智能家居硬件、服务、安装上的费用支出将达到1570亿美元(超1万亿元人民币),这一数据是来自Strategy Analytics早前所发布的调研报告。
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蓬勃发展,主要得益于AI、IoT等新技术应用落地,使得家庭场景下各种设备智能化升级,甚至门锁、座椅、晾衣架、窗帘等传统设备也变成智能设备。
科技巨头争相布局,智能家居呈现百家争鸣格局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智能家居市场,对智能音箱、智能开关、智能灯泡、智能门锁等智能设备需求旺盛,年出货量已突破2亿台。来自IDC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为2.08亿台,较上年增长33%。今年遭遇疫情冲击,依旧保持正增长态势,出货量预计达到2.15亿台,并预测到2024年将突破5亿台,复合年增长率为25%。
巨大市场蛋糕,在这条赛道上聚集了众多顶级玩家,包括华为、小米手机厂商,还有百度、阿里等互联网巨头,乃至海尔、美的等传统家电厂商积极转型。同时,也涌现出欧瑞博、艾特智能、如影智能等围绕智能家居方向的创新企业,整个行业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竞争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百度、阿里与小米则是该市场最大赢家,不仅控制国内超过九成智能音箱市场,产业链企业也相继加入三大巨头的智能家居生态平台,以此实现通过智能音箱对各种智能设备操控,使得人们美好智慧家庭生活得以实现。需要指出的是,小米从智能硬件以及生态来说,依据财报所披露的数据,来自智能硬件营收规模最高。
2019年,小米来自IoT生活消费品营收同比增长41.7%至621亿元,2020年上半年该板块营收282亿元,已成小米最靓丽的业务板块。其AIoT平台连接了2.71亿台物联网设备,小爱同学月活跃用户达7840万人。在高速发展趋势下,小米还宣布未来五年投入500亿元,主要围绕5G+AIoT版图,欲成为领导者厂商。
当然,华为在智能家居这条赛道来势凶猛。其通信、芯片、系统、AI、云等技术优势显著,为智能硬件注入强劲动力,结合HiLink平台为核心打造智能家居生态体系,从入口、连接、生态三个视角全面切入,为消费者打造全场景智慧化体验。
智能家居行业迎来一匹黑马,也迎来上市潮
在消费科技市场,智能家居是继智能手机之后最大的消费科技市场,智能家居市场前景广阔,年出货量达2亿台以上,且在未来几年将增长到5亿台。庞大出货量能容纳足够多的企业分一杯羹,不仅科技巨头,也为创新企业释放了机遇。其中,如影智能更像一匹黑马形式进入公众视野。
作为主打全屋智能的如影智能来说,近日举办了一场新品发布会,一口气奉上了18款智能家居产品,包括新一代的智能家居控制中心——inSight Pro和inSight两款智能中控屏,还有全屋智能场景化灯光系统,包含智能开关、智能窗帘、LED光源智能驱动、LED灯带智能驱动、高显射灯、色温灯带等6款产品产品。以及咖啡机器人、厨房机器人,为智能家居行业带来生机的全屋智能体验。
入行便受到关注,在于成熟的智能硬件团队。如影智能创办者是唐沐,他曾在小米工作,历任智能产品部总经理、生态链副总裁。带领核心自研团队,开创小米路由器、小爱音箱两条千万级产品线。对于在智能家居市场轻车熟路的唐沐,一口气发布18款智能家居产品,能否复制小米也受到业界关注。
不过,创业初期,如影智能不仅获得了包括实地地产在内的天使轮投资,也获得了来自地产的充足全屋智能订单,实地地产为提供了丰富的试验和落地场景,帮助如影更快速地完成了从研发到应用的链路。唐沐对此表示,拥有了订单、拥有了场景,才能更好地贯彻自己“在场景中设计,把好东西真正交付给用户。
相比如影智能以一匹黑马形式进入市场,依托于上市公司的萤石网络、美智光电则将进行剥离单独上市,寻求更大的发展。与此同时,还有匠心智能家居已提交创业板上市申请,以及智能家居创新企业欧瑞博也已进入上市辅导期。
依据海康威视财报披露数据显示,旗下智能家居业务在2019年营收规模为25.92亿元,较上年增长58.38%。因创新业务高速发展,启动分拆子公司萤石网络至深交所上市。美智光电则是美的集团旗下公司,拟分拆并创业板上市。美智光电主营为智能家居、智能照明、智能门锁等业务,2019年营收为7.13亿元,净利润为2453万元。
最后
智能家居产业前景广阔,各类玩家主要机遇智能音箱,结合语音助手以及生态平台,以此带给人们全屋智能生活。需要指出的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永无止境,伴随生活质量日益提升,对居住环境也越来越高,在科技技术推动下,从居家安全到智慧家庭生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房地产厂商也开始积极推进智能家居生活战略,纳入所有建筑项目,推动智慧生活落地,让科技生活渗透至家家户户。
杨剑勇,福布斯专栏作家、网易签约作者,并连续三年(2017-2019年)获得网易年度最佳签约作者。致力于深度解读5G、物联网经济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观点和研究策略被众多权威媒体和知名企业引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