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天(2021年8月10日)晚上,小米发布旗下电视产品的全新换代产品,小米电视6 OLED55英寸与65英寸、77英寸版本,其中足够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是这几款产品的价格,
同时释放出的信号也非常明显,OLED产品的价格仍旧有下探的空间,这种更优秀的显示技术,在短期内将下探到让更多用户接受的区间内。
优势解读:物理结构对于产品形态的改变
OLED的核心是一种透明的有机半导体聚合物,将这种材料制成薄膜,并在两侧施加电场就可发光。在1980年代,柯达公司的科学家根据已经发现的有机材料电致发光现象继续研究,成功制造了实用的OLED产品。把微小的OLED发光单元紧密地排列在薄膜基板上,安排在两层导体之间并布置好对应的电路,就完成了OLED显示面板的制造。由于OLED面板结构理论上非常简单,所以可以造出极薄的产品,目前量产的OLED大屏幕面板厚度只有0.95毫米。
而目前,大屏产品的OLED面板技术进步主要由LG Display进行推动,在大屏OLED产品的领域内,LG Display处于主导地位,目前可见的OLED电视所使用的OLED面板,几乎都来自这家公司。
与之相比,现在主流应用的液晶面板问题在于液晶本身不能发光,还需要背光源、光导板、滤色片等复杂的结构才能组成完整的屏幕来显示图像。而OLED单元直接作为发光像素组成显示面板,甚至可以用印刷的方式在柔性基板上完成制造。用OLED面板造出像纸一样薄,可以弯曲的大屏幕电视,并不困难。现在世面上最薄的OLED电视厚度只有2.57毫米(2.57mm是OLED电视(整机)的厚度,panel是0.95mm),液晶面板很难达到这个水平。
优势解读:自发光技术对于画面的提升
OLED的技术优势,相比目前依旧处于主流的LCD技术是明显的,正所谓“三岁看到老”一项技术在现身初期的表现,似乎决定了它在后期的表现,故而液晶面板发展至今近30年,如此长的时间跨度,也没能彻底根除其漏光问题的硬伤。
CRT技术的显示效果至今被老玩家们怀念,其核心竞争力就是因为显像管上每个点可以被电子束激发主动发光。等离子技术、OLED技术的画质被称道同样也是因为自发光。如日中天的液晶技术有各种优势,但它依靠的是液晶分子的偏转来控制背光源透过的光线以显示图像,在色彩表现、对比度、响应速度以及视角等方面先天不足。
以对比度为例。液晶的背光不能针对每个像素控制,显示黑色时主要依靠液晶分子的偏转来遮蔽背光,所以液晶面板显示黑色画面时多少会有一些光线泄露,无法得到极致的黑场。而自发光显示技术可以关闭独立的像素,让其亮度归零。理论上,自发光显示技术的对比度能做到无穷大。在实际显示效果上,以暗部场景为主的视频内容是液晶技术最大的挑战,而自发光技术则能轻松应对。
拉高画质下限:OLED产品让行业突破的方向发生改变
除了作为平板电视机,OLED大屏幕的应用其实还有巨大空间。其超薄柔性的特质让它适合在很多公共场合作为显示设备而不受限制,透明OLED应用在窗户、镜子等场合也是极具潜力的方式。更进一步, OLED发光面板技术也已经基本成熟,灯具和照明设备引入这种面发光柔性材质之后,我们将看到更多OLED应用的创意和可能性。
与此同时,OLED技术的对于产品画质的提升也是有目共睹的,其中更为关隘的优势,就是这种自发光的技术拉高了显示产品的对比度参数的下限,事实上只要是OLED的面板,其对黑场亮度就可以无限接近0,在这个基础上行业内基于产品的研发重心就可以放在其他提升画质的技术参数上,从而拉高产品端的画质下限。
对消费者来说更便宜的OLED电视最重要。尽管现在OLED产品还处于高端价位,但别忘了液晶电视当年可比现在的OLED产品更贵。而液晶花了几乎10年的时间才从十万元级降到万元以下,而OLED只花了三四年时间,就已经在将大部分产品制约在万元级。OLED电视普及速度要比当年液晶更快,小米此次的新品上市的影响下,相信很快我们就能看到更多亲民的OLED电视产品大批上市。{$split$}
主要参数 |
|
---|
显示参数 |
|
---|
音频参数 |
|
---|
硬件配置 |
|
---|
功能参数 |
|
---|
接口参数 |
|
---|
功耗参数 |
|
---|
规格参数 |
|
---|
其它参数 |
|
---|
电视附件 |
|
---|
保修信息 |
|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