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在深入了解显示设备领域的专有名词之前都会对这些术语感到迷惑,LCD与OLED比较基础容易区分,但还有mini LED、micro LED、QLED、ULED等细分术语和一些厂商的独创名词,这里就简单说明一下。
mini LED是一种背光技术而不是面板技术,仍然依附于LCD屏幕,特点是以大量微小LED灯珠组成背光分区进行光控,以提升LCD屏幕的对比度和画质表现;micro LED类似OLED,属于自发光面板,但不以有机材料作为光源,而是采用微米级尺寸与微米级间距排列的LED灯珠(无机材料)作为光源,具有OLED的多数优点,同时消除了寿命短易烧屏的缺点,但生产工艺复杂、难度高,短期内无法进入量产;QLED目前来说是一种运用在LCD背光层上,增强显示色域的技术,但也有类似OLED的“量子点自发光面板”同名概念;ULED就是海信专利的LCD屏背光技术,发展到今天也加入了分区控光等组合。
TCL C12高端miniLED电视
mini LED是本文的主角,其大范围应用发生在2020年,也被称为mini LED时代元年,但LED本身作为液晶屏背光源则更早,也经历过一段与CCFL(冷阴极荧光灯)背光的市场争夺,以其较低的能耗和较好的发光表现成为背光源的主流选择。时间来到近两年,可能是受到OLED技术影响,LCD阵营也需要一种提高对比度、增强画面表现力的技术,mini LED与分区控光技术便开始运用在电视、显示器等产品中。
创维Q70高端miniLED电视
提高对比度简单来说就是让黑更黑、让白更白,OLED电视本身在峰值亮度上并没有优势,却可以做到号称无限对比度,正是因为能够完全关闭黑色像素,对mini LED电视来说虽然无法做到单像素级控光,但也可以通过调整暗部背光区域亮度来获得“更黑的黑”,搭配较好的峰值亮度表现就可以大幅提升画面对比度,增强明暗处细节,观感上会比一体式背光液晶电视的暗部泛白好很多。
不过mini LED并非没有缺点,以今年到目前为止最热门的mini LED产品iPad Pro为例,发售以来出现了大量屏幕“翻车”反馈,既有苹果第一次在移动设备使用mini LED屏产生的优化问题,也有绿边、漏光等各种各样的显示问题,尤其是“光晕”现象。不过笔者觉得光晕算是mini LED的通病而不是苹果翻车了,在一些mini LED电视的评测中也能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是由液晶屏显示原理和分区背光的特性决定的。若是用回以往的一体式背光,整个屏幕的黑色区域就会可见或不可见地微微泛白,“光晕”是肯定看不到了,不知道用户更能接受哪个。不过另外要说的是光晕现象虽不能完全消除,但能够随着背光分区数量的提升而减弱,这一代iPad Pro本身在12.9寸屏幕上配备了超过2500个背光分区,豪华程度远超大部分mini LED电视,出现如此明显的光晕苹果本身的控光优化问题还是脱不了干系的。
总结一下,mini LED就目前来看仍然是一种不太完美的显示(背光)方案,它的优点很明显,基于原有的LCD技术改进背光,在成本上较有优势,同时具备向OLED接近的显示性能;缺点是一些品控一般的低端mini LED电视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出现“光晕”建议选择相对高端的产品。它在笔者看来是一种LCD向OLED过渡的中间方案,不过值得深思的是,目前OLED本身也是一种包括价格因素在内有众多缺陷的屏幕类型.也因此其迟迟难以完全代替各类LCD屏幕在市场中普及。当然显示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我们期待厂商不断革新技术,给我们更好更完美的解决方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