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数码

智能黑电

电脑办公

智能白电

手机数码

生活电器

汽车生活

智能家居

大数据

机器人

物联网

人工智能

游戏

5G

VR/AR

奥维云网

中怡康

互联网

广告

从标配到逐渐消失 手机上这几项功能被时代推向了另一侧
2021-04-13 09:37 文章来源:ZOL 作者:景博健 点击:

从诞生发展至今,手机早已不仅仅是单纯的通讯工具,早已成为每个人不可或缺的物品。在近十年里,手机行业发展十分迅速,不仅有诸多新的品牌进入大家的视野,手机在设计和功能上也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有新功能和设计的加入,就会有旧的被替代和消失,今天笔者来就来聊聊几个前几年还标配,而如今却渐渐消失的功能,它们并非是不好用,而是被时代推向了另一侧。

从标配到逐渐消失 手机上这几项功能被时代推向了另一侧

  3.5mm耳机孔

  说到3.5m耳机孔的消失,不得不提到苹果,虽然它不是第一个想要取消的厂商,之前索爱和OPPO就曾尝试过,但那时的苹果还是手机行业的风向标,它的一举一动对于行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自从iPhone 7取消3.5mm耳机接口之后,安卓厂商也纷纷跟进,到目前已经基本“消灭”这项功能了。当然,这个3.5mm接口肯定不能为了取消而取消,而是要能获得点什么。首先就是可以为机身腾出更多的空间,这样可以将手机做的更薄,或是为其它元器件腾一些空间,增大电池容量或是换更好地马达等等。

  其次就是减少了手机上的开孔,一方面会更加美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产品防尘防水功能,当然有耳机孔也并非做不了防水,可以参见索尼和三星。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3.5mm耳机输出的是模拟信号, 而通过Lightning 接口、USB Type-C 接口输出的是数字信号,有着更强的可塑性,机身内部空间有限,但外面的话可以考虑外置解码器、带解码芯片的DAC耳机等等,提升音频体验。

  刚开始的时候对于用户来说造成的麻烦是蛮大的,想要拿普通耳机用就需要一直转接线,如果忘带了就不能用,后来也有了Type-C/lighting接口的耳机,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充电和耳机使用时不可兼得的,同样非常麻烦。

  3.5mm耳机接口的取消也加快蓝牙无线耳机的发展步伐,从颈挂式的到真无线,价格从原来的普遍几百上千到现在最低只要数十元就能买到真无线耳机,几百块能买到非常不错的产品,最开始被诟病的连接稳定性、容易受干扰、音质差、续航短、延迟高等问题都被逐步解决,体验越来越好,成为当下的主流选择。而且基本每个手机厂商都在做无线耳机,取消接口对于自家无线耳机产品的销量会有着促进作用,无线耳机市场蓬勃发展。

  由于配备3.5mm接口的产品越来越少,甚至被一些厂商当做了卖点,当然知道今年依旧有一些产品坚持了下来,如没发布的多久三星的Galaxy S21以及多款游戏手机,对于游戏手机来讲,主要考虑的就是无线耳机的延迟问题,尽管对比前些年好了很多,但终究追不上有线耳机,保留这个接口也是为了玩家可以获得更好地体验。

  我觉得并非是3.5mm接口不好,而是手机正朝着接口简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并且随着无线耳机成为主流,体验越来越好,3.5mm耳机接口的消失基本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前些年大家之所以希望它回归,还是由于那时无论是使用转接线还是无线耳机都算不上很好地替代方案,如今无线耳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取代有线耳机,大家也就逐渐接受了它的消失。

  SD卡扩展

  早期的手机由于技术和成本的原因,它的机身存储容量都非常小,而为了能够存储更多的照片、视频、音乐等文件,就需要使用micro SD卡(TF卡)来扩充它的存储空间。即便在安卓智能机的早期,手机本身的储存空间虽然达到了几个G甚至十几G,但手机系统一般会占据比较大的空间,依旧需要储存卡去扩展空间。

  不过随着手机自身储存空间逐步增大,内存卡需求逐渐变低,但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很多其它原因。首先就是内存卡插槽还是会占据一定的空间,以前电池可拆卸的时候,内存卡插槽一般在背面,后来变成一体化设计,就放在了侧面,后来很多就和SIM卡插槽放在了一起,而随着手机紧凑化的设计,内部空间寸土寸金,取消这个插槽也确实可以节省一些内部空间,在前些年出现过与或卡槽,相信不少小伙伴都知道,就是手机可以插两张SIM卡,也可以选择一张SIM卡+一张SD卡,具体怎么选看用户需求,想扩展还是想双卡用户自己选。

  利益方面的原因肯定有,16GB版本和32GB版本的手机能差出数百元,而一张16GB的内存卡才几十块,厂商不会放过挣钱的机会。

  当然和卡本身的局限性有关系,目前手机闪存已经来到了UFS3.1阶段,其顺序读写速度分别是在1800MB/s和700MB/s,即便是之前的UFS2.1顺序读写也有900MB/s和180MB/s,再退一步到emmc5.1,其顺序读写仍有280MB/s和100MB/s。

  而SD卡普遍就100MB/s,随机读写会更低,手机在使用时读取内存卡数据所花的时间要更长,尤其是读取比较大的视频和照片时,多少都会拖慢手机的运行速度,影响用户体验。这就有点像电脑内置的是SSD,但你非要把游戏放在外挂的机械硬盘里玩,那读取肯定慢啊。还有一点就是内存卡相较于机身本身的闪存来说,稳定性会差一些。

  虽然说取消SD卡扩展,确实有助于厂商通过设置不同的储存版本来赚取更大的利益,不过放到现在,由于内存卡的读写速率远低于手机闪存从而影响手机的体验,对于用户和厂商来说都并不想看到的,所以我觉得SD卡槽的消失同样是手机发展中不可阻挡的一个趋势。当然,就我个人来说,还是蛮想要SD卡扩展这个功能的,即便读写确实慢一些,但我可以将一些低频使用的应用和文件放置在那,常用的东西还是放在内部储存,这样我就可以选择128GB版本+128GB内存卡(90块左右),而不用加数百元购买256GB版本。

  电容式指纹解锁

  指纹识别可以说已经成为目前智能手机不可或缺的一个功能,而提到这个功能,不少人都会想到2013年苹果发布的iPhone 5S,它拥有一个“杀手级”的功能就是支持Touch ID,让其可以通过指纹解锁手机,尽管它不是第一个支持指纹识别的产品,但凭借强大的影响力,苹果引领了指纹识别功能的发展和普及,之后的产品开始纷纷支持指纹识别。

  那时候手机的正面基本都有实体按键,所以很多产品都将指纹识别和Home键放在了一起,毕竟苹果在正面不少人都在学,也有在设置在后面的,还有就是侧面的,虽然位置不一样,但那时大家用的都是电容式指纹识别。而自从2017年开始,手机逐渐步入“全面屏”时代,手机正面空间被屏幕所占据,正面的指纹识别被替代,更多的是背部指纹识别和侧面指纹识别。

  不过背面指纹识别虽然很好用,但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需要增加额外的开孔,并不美观,厂商们便开始寻求新的解决方案。此时屏下指纹识别开始在行业内崭露头角。相较于背部指纹识别,屏下指纹识别无需额外开孔更加美观,同时可以实现解锁功能,于是受到越来越多厂商的青睐。

  虽然都是屏下指纹解锁,但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方案:一个是光电式指纹识别,目前最为常见,应用范围最广;还有就是超声波指纹识别,应用厂商相对较少。两种屏下指纹识别方案各有优劣,这里我也就不多介绍了。但无论是哪种方案,在刚开始时都基本是在能用的水平上,无论是解锁速率还是准确性上都是不如传统的电容式指纹识别。当然经过多次迭代升级后,体验在逐渐变好,目前已经比较接近电容式指纹识别。

  如今,屏下指纹识别已经不再是高端、旗舰产品的专属,很多中端和中高端产品同样已经用上,当然部分会选择侧边指纹,和电源键融为一体,背部指纹基本只在一些百元机上能看到。随着屏下指纹识别技术的继续精进,它会继续被下放,体验肯定也会越来越好,最终替代电容式指纹识别。同样,并非是电容式指纹识别不好用,而是被一个更符合当下发展趋势的技术所慢慢替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