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新闻

行业评论

企业动态

人物新闻

媒体曝光台

贵宾访谈

美通社

广告

看宋代史学家郑樵著作《通志》,分享郑樵的史学思想
2022-11-19 13:59 文章来源:好品牌科技网 作者:历史小王子 点击:

郑樵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郑樵(1103—1162),字渔仲,自号溪西遗民,宋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世称“夹漈先生”,宋代著名史学家、文献学家。生平不以科举为务,刻苦力学30年,著述宏富,今存有《夹漈遗稿》《尔雅注》等数种,以晚年所撰《通志》最负盛名。宋高宗赵构对郑樵说:“闻卿名久矣,敷陈古学,自成一家,何相见之晚耶?”郑樵非常注重实学,他的一生,正是“敷陈古学,重视实学”精神的写照。


《通志》的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通史,上起三皇,下迄唐宋;二是略(志),总共二百卷。“其平生之精力,全帙之精华,惟在二十略而已。一曰氏族,二曰六书,三曰七音,四曰天文,五曰地理,六曰都邑,七曰礼,八曰谥,九曰器服,十曰乐,十一曰职官,十二曰选举,十三曰刑法,十四曰食货,十五曰艺文,十六曰校雠,十七曰图谱,十八曰金石,十九曰灾祥,二十曰草木昆虫”。

 

宋代著名史学家、文献学家  郑樵

近代国学大师梁启超曾感叹:“史界之有樵,若光芒之一彗星焉。”他倾注毕生心血所著的《通志》与唐代杜佑的《通典》、元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合称“三通”,古代学者认为“士不读三通,是为不通。”由此可见,郑樵在我国史学领域的特殊地位。

唐宋时期我国传统学术文化空前繁荣,经、史、子、集各种文化成果灿若星河、数不胜数,在史学界在体现有刘知几的《史通》、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等,正是在这种优良的文化环境下,郑樵矢志撰写一部“集天下之书为一书”的通史巨著。

郑樵出身官宦世家,自幼好读书,勤于向学,立志报国,在风云激荡的国难之时曾投书高官,谋求入仕,无奈石沉大海,报国无门。从此之后,他就专心致志于治学,“欲读古人之书,欲通百家之学,欲讨六艺之文,而为羽翼,如此一生,则无遗恨。” 十六岁时,郑樵在家乡夹漈山(今福建莆田市)结庐隐居,治学近四十年,呕心沥血,最终完成《通志》,书成不久,疾病缠身的郑樵就因病逝世。

《通志》是一部综合历史史料而成的通史兼专史,它分为两部分,一是通史,上起三皇,下迄唐宋;二是略(志),共二百卷,在体例上,既沿用了司马迁所创的纪、表、书、世家和列传五种体例,同时也有所创新。计有本纪18卷,世家3卷,列传108卷,载记8卷,四夷传7卷,年谱4卷,二十略52卷。其中,纪、传、世家、年谱,仿《史记》而作,只是将《史记》之表易为年谱。至于《史记》的“书”,《汉书》己改名为志,后世多所仿效,而郑樵反对编纂断代史,故而改“志”为“略”,共计二十略,这二十略也是《通志》全书的精华,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梁启超曾评价:“仅《二十略》,固自足以不朽。”郑樵也极为看重:总天下之学术而条其纲目,名之曰略,学者之能事,尽于此矣。

综观《二十略》,天地万象,社科自然,皆包括其中,实在是称得上一部分类式的百科全书。它扩大了史志目录记载的范围,将史志目录记载的对象扩大到前所未有的地步,极大丰富了史志文献的内容。

通过对《通志》的研究,我们也会对郑樵的史学思想有所认识

一、会通思想。在《通志﹒总序》中,郑樵写到:“百川异趋,必会于海,然后八荒无奎滞之忧。会通之义大矣哉。”会天下之理,通古今之道。在他看来,从古到今,真正能做到“会通”只有孔子和司马迁。孔子能得会通之意,“故总《诗》、《书》、《礼》、《乐》而会于一手,然后能同天下文、贯二帝三王而通为一家,然后能极古今之变。”司马迁能得会通之意,“会《诗》、《书》、《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之言,通黄帝、尧、舜至于秦、汉之世,勒成一书,分为五体。”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所谓的会通,就是把历史作为一个不可分裂的整体,全面分析各种历史资料,分门别类,考其源流,探其因果,搞清楚各种事物发生的起因、过程、结果、影响,得出自己的结论。

郑樵十分反对班固的断代思想,指出正是这种以朝代为界的史学思想割裂了历史的整体性、连续性,不仅事件含混不清,人物多有重复,更不利于后世人们对历史的完整认识。他指出:“断汉为书,是致周、秦不相因,古今成间隔。语其同也,则纪而复纪,一帝而有数纪。传而复传,一人而有数传。……语其异也,则前王不列于后王,后事不接于前事。郡县各为区域而昧迁革之源,礼乐自为更张,遂成殊俗之政。如此之类,岂胜断埂。曹魏指吴蜀为寇,北朝指东晋为僭,南谓北为索虏,北谓南为岛夷。”

关于历史“专”与“博”的争论早已有之,而且绵延至今。从史学发展的演变来看,是由“博”趋向于“专”。有位史学家曾说过:“以往我们是研究一棵大树,后来我们研究树枝,现在我们研究的是脱离树枝的一片片树叶。”但是,越来越专业化的倾向容易造成人们对具体人物事件的深入认识,从而忽略了对历史整体趋势演变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说,郑樵的会通思想如今更值得我们借鉴。

二、严谨而科学的治学思想。《通志》从开始准备到最终完成,历时近四十年,期间科学的治学精神贯穿郑樵的一生。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继承传统,勇于创新。《通志》在完整地继承了前代史学成果的基础上,还对已有成果进行了再次加工。比如补充了很多以往没有的人物传记,将原有的“志”改造为全新的“略”。

2.科学规划,全面搜集。自从立志撰写《通志》,郑樵就做了详细规划:“十年为经旨之学,三年为礼乐之学,三年为文字之学,五六年为天文地理之学、为虫鱼草木之学,八九年为讨论之学、为图谱之学、为亡书之学。”其后更是四方奔走,搜集资料。史载他“游名山大川,搜集访古,遇藏书家必留,读尽乃去”。明代的陈循在《寰宇通志》中也称赞说:“惟有莆田郑夹漈,读尽天下八分书。”

3.崇尚实际,深入群众。郑樵并不是那种以为迷信书本的“书呆子”,在四处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他经常向一些“山野老农”请教问题,力求得到最真实的结果。其二十略之所以能够涉及典章制度、古今名物、天文、地理、草木鱼虫等等,包罗万象,与这种治学态度不无关系。可惜的是,自郑樵之后,历代学者津津乐道于“依书治史”,完全摒弃了他的这种实践精神。在相当长的时间中,郑樵也是后无来者。

4.破除迷信,挑战权威。作为一名封建社会的学者,郑樵显得十分“另类”。他虽然十分推崇孔子和司马迁,但对他们的有些方面同样敢于批判。比如,他指出孔子的《论语》是“空言著书”;司马迁的《史记》存在着“博雅不足”的遗憾。对于盛行于封建时代始终的“五行说”、“天命论”等等,他更是毫不留情,直接写到:“仲尼既没,先儒驾以妖妄之说而欺后世,后世相承罔敢失坠者。有两种学:一种妄学,务以欺人;一种妖学,务以欺天。”指出宣扬这些迷信思想是史学的最大弊病。

三、始终如一的史学精神。在撰写《通志》的四十余年中,郑樵不是在四处游历,搜集资料,就是在夹漈山上整理考证。其中的困苦和孤寂非常人所能忍受,经常是“夏不葛亦凉,冬不袍亦温,肠不饭亦饱,头发经月不栉,面目衣裳垢腻相重不洗”,几乎被亲友们视为野人。但他始终铭记,“入山之初,结草之日,其心苦矣,其志远矣。虽困苦之极,而寸阴未尝虚度,风晨雪夜,执笔不休,厨无烟火,而诵声不绝,积日积月,一篑不亏。”与司马迁、司马光、欧阳修等人相比,他没有家学师承、没有皇室藏书、没有众多门生弟子、单凭一己之力、靠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务实求真的学术精神而有所建树。
 

郑樵的故事

盖三间茅屋专心读书

郑樵少年时资质颇高,有“神童”之称,他从小就刻苦勤学,立志读天下书,幼时不学犁锄,慨然而有读书志,胸中便以古人自期。他年少时就谢绝人事,闭门读书,发出“欲读古人之书,欲通百家之学,欲讨六艺之文,而为羽翼,如此一生,则无遗恨”的宏大志向。因此,他大量阅读,兴趣非常广泛,对经旨、礼乐、文字、音韵、天文地理、虫鱼草木以及校勘目录等学问都有深入的研究。

郑樵家书籍不多,为了读遍古人之书,通达百家之学,他只要听闻有藏书之家,就直接登门求书阅读,不问对方是否同意,定把所有书都读尽才离开。他注重运用目录法和读书笔记,在博览群书之前,先选择其中的精华,再进行仔细品读,层层深入,反复思索。所以明代内阁首辅陈循发出了“惟有莆田郑夹漈,读尽天下八分书”的赞美。

后来,郑樵在莆田夹漈山上盖了三间茅屋,命名为“夹漈草堂”,用来专心读书。郑樵回忆道:“入山之初,结茅之日,其心苦矣,其志远矣。”郑樵和从兄郑厚曾两次向枢密院事宇文虚中联名上书,陈述为国抗金的志向,但是没有受到重视。于是,郑樵便将满腔的爱国热情寓于笔耕之中,开启了他的修史与著述生涯。正是因为郑樵拥有这种爱国情怀和高远志向,才能够甘愿忍受贫苦艰难的生活。

此后,郑樵提出了“会通”思想,立志要会通古今天下的道理,主张修书的根本,不可不根据仲尼、司马迁的会通之法,延续了司马迁的通史之风。他说:“天下之理,不可以不会;古今之道,不可以不通,会通之义大矣哉!”“会”是融会,“通”是通达,“会通”就是指融会贯通天下之理与古今之道,使之成为一体。正是在“会通”思想的作用下,郑樵在修史与撰述等方面都尽可能的追求广博与通达,将古今道理与天下学问都融合在他的“会通”思想学说之中,真正做到了承前启后、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郑樵坚持“会通”思想,终成一家之言。他认为史学家修史如果仅根据一代的历史,就不能贯通前代的历史;如果仅根据一部书来撰述,就不能融会天下之书。所以后代与前代的历史,就不能够前后因循相依了。章学诚评价《通志》:独取3000年来的遗文故册,运以别识心裁,盖承通史家风,而自为经纬,成一家之言。郑樵在修史方面,自始至终都抱持着远大理想与志向,所以才能提出“会通”思想而成一家之言。

 

向农民野老学习实践经验

郑樵在修史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实学思想。他认为实学就是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实践的方式去获得经世致用的学问与知识。郑樵指出:“学者皆操穷理尽性之说,而以虚无为宗,至于实学,则置而不问。当仲尼之时,已有此患。”他认为不重视实学是自孔子以来学术界普遍存在的问题。

郑樵认为“人情事理”可通过自己的反复涵泳体悟获得,但是至于天文、地理、车舆、器服、草木、虫鱼、鸟兽之名,如果不去研究和学习,即使是思考千回万遍也不能够认识它们。因此,他很注重通过实践来丰富自然科学知识,通过游历名山大川来丰富其地理知识,显示出求真务实的实学思想。例如,郑樵亲自实践以求真知,通过向农民野老学习实践经验,到野外去观察动植物的特点情性,又根据《步天歌》来观察和目验天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获得了第一手的自然科学知识,从物理与科学入手,使他的学问更加扎实深入。

另外,郑樵还具有批判和创新的态度。他认为义理之学尚攻击;辞章之学务雕搜。这些都是从事于语言之末,而非为实学也。另外,他提出《诗》、《书》可信,但不必字字可信;经书既苟且,史书又荒唐;如果求之经传,就会辗转生讹等思想,表现出对古代经典和注释持客观审慎的态度。郑樵还剖析批判了史学界的褒贬之风,斥责其为“妄说”“欺人”,并且反对天人感应说,认为灾祥怪异之说是“妖学”“欺天”。

郑樵不仅酷爱读书,也是一位著名的藏书家和藏书学家。他拥有大量的藏书,通过对图书的搜集、典藏、分类、编目、校雠、考证、文献研究和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求书八法”“类例”等概念,并对校雠学、目录学、图谱学、金石学、分类法、天文学、地理学、昆虫草木学等进行了大胆革新,集中体现了郑樵的创新精神。

顾颉刚认为郑樵是中国历史上很可注意的人,他有极高的热诚,极敏锐的眼光,极广的志愿去从事学问。郑樵一生藏书数千卷,著书千卷,可谓是史学界和藏书学界的大家,留下了大量的精神遗产。由于他对中国古代藏书事业的极高热诚和巨大贡献,所以郑樵也被称为我国图书馆学的奠基人。

朱熹慕名前来拜访

郑樵一生命运坎坷,亲人相继过世。但是他笔耕不辍,孜孜不倦。郑樵少年时不应科举,无心仕进,三次被举孝廉,两次被举遗逸,都被他辞掉了,可见他一生淡泊功名利禄,潜心于修史著书,曾几次向朝廷献书,并求到秘书省翻阅书籍,为其修史著述做准备。在被朝廷封官之后,郑樵因不附权贵,屡遭弹劾。

宋代理学家朱熹曾慕名前来拜访郑樵。郑樵以“豆腐、白盐、白姜、荞头”这样极其简单的食物待客,并与朱熹扺掌而谈了三天三夜,朱熹钦佩于郑樵的博识多闻。尽管食物粗劣,但是朱熹仍然很高兴地说,此“四白”乃山珍海味齐全也。

郑樵在《夹漈遗稿》中写道:他在无论多么困难恶劣的环境中,都没有虚度光阴、浪费时间,从未中断写作,厨房中看不到烟火,但是诵读记忆没有断绝过。如此一般,经年累月,潜心于修史著述,体现出郑樵锲而不舍、勤奋有恒的精神,以实现他“成一家之言”的目标。

秦桧当政时,下令严禁民间私人修史,违者以罪论处。郑樵为了完成《通志》,在夹漈山居住30年,远离人世,一心修史,包括宰相赵鼎、张浚等士大夫都十分器重和敬仰郑樵。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下诏命郑樵进呈《通志》,郑樵因积劳成疾在临安与世长辞,享年约59岁。

郑樵介绍《通志》说:“其书上自羲皇,下逮五代,集天下之书为一书,惟虚言之书不在所用。”郑樵以淡泊名利的精神,勤奋不懈的追求,走过10年访书、30年著书的艰苦历程,几十年如一日地刻苦读书、潜心修史,最终完成了《通志》这部史学鸿篇。《通志》涉及诸多知识学科领域,因此也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并与杜佑的《通典》、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并称“三通”。

梁启超高度评价郑樵的史学贡献,“宋郑樵生,左(左丘明)、马(司马迁)千岁之后,奋高掌,迈远蹠,以作《通志》,可谓豪杰之士也”。史家中,“朱子前一点,最伟大的是郑樵”。郑樵淡泊名利、潜心修史的精神,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0

热点文章排行

  • 本周
  •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