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科技重组后的第一年,李东生就遭遇了疫情带来的压力。
随着疫情的影响以及面板行业的周期性低谷,让TCL科技的第一季度困难重重。
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4亿元,同比下降53.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亿元,同比下降47.61%,利润下滑主要是疫情所致。
已经立下公司变革之志的李东生,在这个时候频频露脸,以提升公司信心。
4月底,李东生包机到武汉华星工厂,紧接着在财报会上表示二季度会将产量赶上来。他表示,不会因为疫情调整经营预算,一季度未完成的目标将分解到下个季度。
李东生认为,疫情影响只是阶段性的,更为重要的是全球供应链面临新一轮洗牌。在TCL所处的面板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TCL立志要做到“全球领先“,就要在规模和综合竞争力上都强于对手。
目前,TCL在国内彩电市场中仍坐稳TOP3位置,面板出货量在疫情中还有增长,在2月份单月的TV面板出货量首次达到了全球第一。
近日,李东生接受了界面新闻在内的媒体采访,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面对的一方面是去年刚刚资产重组的期待,另一方面则是迎面而来的疫情困境和不确定的逆全球化形势,如何在内外的巨大变化中的时代守住城池,拓展疆土,李东生在采访中给出了他的答案。
以下为李东生媒体访问实录,刊发时有编辑:
关于疫情:“我降薪20%”
问:疫情给一季度造成的影响到什么程度?
李东生:第一季度,我们海外业务下降大概20%,这部分影响主要是中国疫情,第一季度开工不足,很多海外订单没有交出去。
第二季度我们交付没有问题,海外整体的市场销售总量在下降,但我们的市场份额在上升。4月份我们彩电出口同比增长,预计第二季度整个海外业务能够比去年同期实现增长。
4月份是基本持平,5月份可以确定是能够增长的。从6月份的订单来看,6月份的增长也是很有信心的。
问:疫情期间,你降薪了吗?
李东生:我降薪了20%。我们整个高管团队都自愿降薪。
但对员工不裁员不降薪。今年我们还会按计划招聘应届毕业生。每年我们招聘应届毕业生大概是在一千五到一千六,今年我们也会保持这样的水平。因为我们校招已经做完了,我们通知接受offer的学生,我们今年所有的offer继续有效,只要他们选择到我们这里来工作,我们都会接受。
问:所以今年不仅没有减员,也没有缩减海外的工厂,反而是扩大了产量生产。
李东生:对,我们在墨西哥新建了一个工厂,来扩大我们北美的业务。在越南的工厂,我们在越南建了一个彩电工厂,去年年底已经投产,通力电子的工厂也计划6、7月份投产。我们还在印度建了印度模组整机一体化智能制造产业园,由于疫情的影响延后了,但今年年底也能投产。
问:TCL今年在半导体显示领域有怎样的布局和规划?是否会加大OLED、Micro LED等领域的投入?
李东生:这一块我们已经确定公布的计划,今年武汉华星AMOLED工厂正在进行第二期、第三期的建设,明年分别投产。
我们在柔性AMOLED上的产能会持续增加。深圳这边的t7工厂(11代线工厂)也在按计划建设。由于疫情的影响,可能整个工期会往后延,原来我们几乎年底可以投产,现在可能会往后延一两个月,尽量往前赶。
我们正在积极开发和筹备下一代印刷打印柔性OLED的项目,正在考虑筹建AMOLED项目,2019年发布了拥有Mini-LED技术的产品,Mini-LED、QLED将会成为未来两三年主流大量应用的创新产品技术,希望三年以后下一代技术能够有产品能够推向市场。
关于战略:适应规则,要做领先
问:面对美国逆全球化的思维,TCL还要在北美扩大业务,是一种对抗吗?
李东生:我们不是对抗,而是适应这种规则,通过调整我们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节奏,保持我们在美国市场的存在。
美国市场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我们一定要在这个市场站稳,守住,发展。我们有信心在目前这个比较艰难的环境下,继续拓展我们美国的业务。
问:对于终端追求哪些?
李东生:我们最有优势的是彩电,现在规模上已经做到全球第二,所谓领先就是综合能力,不能只是数量上第二,要收入第二,综合竞争力第二,这才是能够达到这一目标。也许五年之后,数量上可能不是第二,是第一了,都有可能,我们就往这个方向去努力。
通讯终端目前首先是要做到在中国的行业能够领先,确实通讯挑战和困难比较大,但是我相信在这个产业坚持下去一定有机会突破。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海外的市场优势,手机产品在中国卖得比较少,在欧洲、美国卖得不错,现在美国手机销量排在第四位,还是很不错的,挺有竞争力的。
问:从去年到今年,TCL内部有非常多变革,外部又有疫情,面对现在诸多变化,你现在思考最多的问题是关于哪方面的?
李东生:去年我们重组之后,业务是由团队各自分工做成的,经营的问题我基本不参与,我关注的主要是公司的战略。我们认为,在(我们所处的)高科技、重资产、创新型的科技制造业里面,要取得未来能够持续经营发展的机会,一定要以“全球领先、中国领先”,至少要以“行业领先”为目标来构筑我们的竞争力。以前我们缺乏具体实施的战略和步骤,这次我们把战略按照4-5年时间段,分阶段落实到每个季度。五年的目标有部分产业、行业要做到全球领先,有部分产业要做到中国领先,所谓“领先”就是在规模上要进入到前三名,要在综合竞争能力要达到前三名,这才叫做“领先”。
因为第一季度的疫情影响,我们还没达到这个目标,今年还不打算修订预算,还是要努力达成今年的预算,我们把目标分解下到每个季度,这个季度没做到的,下个季度争取追回来,大家都憋着一股劲。
问:产业链产生化学反应需要规模化,但发展一条产业链周期太长,收购和投资对技术型企业来说很合适。富士康有很激进地在做这样的事情,我看到TCL有这样的打算,你怎么看待它之前的路径?TCL是否会延续这个路径?
李东生:通过整个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的整合来提高效率,一直是方向和趋势。但这个整合是两种方式,一个是兼并收购的方式,二是产业联盟的方式,这两种方式都是可以选择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怎么样最有利。
比如说有些产业过度分散一定缺乏竞争力,规模一定更有效率,这是肯定的。但所谓更有规模就更有效率是有上限的,到达了一定的规模再往上走就不经济了。目前我们在大部分产业依然没有达到最佳的经济规模,所以这些产业继续发生一些兼并、重组,这是很合理的。
第二,是不是所有东西都要自己做?这个答案是否定的。
比如TCL华星做显示,目前我没打算做玻璃、也没打算做偏光板,这是我们最大宗的材料。但是我们会研发一些新的显示材料,我们也愿意和专业的公司合作去研发,比如我们和福建三安建立联合技术合作公司来开发Micro LED相关的技术和产品。
我们会在上下游,会在一些产业有投入,但是一定是一种联盟的方式。因为这个技术能不能推出来现在还不知道,如果我们不参与投资,别人是不愿意全部投资来做的,所以我和你一起做(承担风险)。
另外,这些材料、器件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和生产工艺紧密结合,需要通过生产中的平台验证,如果我们和他是一种紧密的关系,我们就可以用我们的平台帮他验证这些技术,这也是一种合作。
问:最近很多企业正在冲刺科创板,你怎么样看待他们密切的资本动作还有国内面板产业的格局?
李东生:这些企业可能在整个行业中占的份额都非常小,我也没有留意到相关报告。但是从战略来讲,这个行业的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因为我们看到全球行业的发展过程,如果一个企业在这个行业里面规模太小,它的竞争力就不足,所以,为了在这个行业能够持续经营、发展,达到基本的经济规模是一个前提条件。
关于政策:建议对受损企业给阶段性补贴
问:应对美国加征关税这样的人为因素,国家和政府应该出台什么样的政策帮助企业?去年我们实施了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今年会有这样的期待吗?
李东生: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中国企业要适应这个变化,调整自己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布局需要一个时间。在这个阶段,建议国家应该适当考虑给产业助力,让我们能够有一部分产品继续在中国生产,销售到美国市场的时候,能够得到一些补贴。
我们建议如果中国政府对于部分受影响比较大的企业阶段性给予补贴,我想这个补贴不需要长期。我们墨西哥的工厂6月份这会投产,年底就能够达产。之后所有的产品都可以在北美地区生产,这样加税率影响就消除。但是在这个阶段,为了保持我们的市场份额,企业承担了很大的损失。
问:关于两会,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有可能首次不设GDP具体目标,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东生:今年两会我准备了3份代表建议,一个是企业的国际化、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如何有效推进;第二个是关于国家如何加快科技技术能力的提升;第三个是关于证券市场的改革。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不设GDP具体目标,我认为这个做法是客观和适当的。目前主要由于疫情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影响也存在不确定性,所以中国目前定一个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不太现实。
问:在接下来的改革推进上,你觉得深圳政府对企业支持有什么可以做的?
李东生:我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作为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应该及时、公平的给予企业发展支持。譬如说深圳政府在前年就给了企业一个大礼包,对所有制造业企业的电费给予20%的补贴,所有企业都能得到。这对深圳当地制造业有直接的帮助。
另外深圳一直在科技开发投入方面给予很大的支持,这些对企业在当地提高自身的科技开发能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另外像申请国际发明专利,有一些专利申请的补贴,这些都是能够帮助科技企业的发展。